2010年12月16日 星期四

1950年代的機能創新:LAMY標準化的導墨裝置

「瞬間供墨(少於一秒)」。私以為這是LAMY以新興筆廠之姿(相對於二戰前就已經成熟發展的大廠),可以在原子筆的洶洶來襲下沒有改瓶換酒、並(勉強)屹立不搖的兩個因素之一。第一個因素即如前篇所述,在現任總裁接掌公司後,大膽的與工業設計師合作有關。而第二的因素可由下面這篇文章(當年的廣告文案)窺見一二:

http://www.zeit.de/1957/48/Eine-wichtige-Neuerung-des-LAMY-27
這篇文章出自1957年11月28日的 DIE ZEIT 第48期。文章主標題是「LAMY 27 的重要創新」,次標題是「從第一筆輕輕畫出到接下來的持續書寫皆不須特別用力(讓墨水出來)」,文中提到 LAMY 27 以新開發的雙墨槽導墨,在書寫時不再需要特別按壓筆尖,好讓墨水壓出。這樣的導墨槽設計有下面兩大優點:一、第一筆就立即有水。二、供墨流量穩定。售價...(後略)

1950年代,德國慢慢走出戰爭的陰霾、經濟逐漸復甦,在書寫工具市場回復的前景中,各家筆廠百花齊放;稍有能力的大廠也推出能代表自身品牌的主力筆款,企圖讓品牌精神在機能上與造型上領先群雄。而LAMY也開始以「參考」其他大廠成熟產品的方式推出自己的筆(或可說是山寨)。那時代的LAMY筆款五花八門,什麼造形都有,某廠推出主力雪茄款並獲市場好評後,LAMY也推改版小雪茄;某廠推出前衛速度款大賣,LAMY馬上也跟上前衛的腳步,不落人後。這樣的筆廠在當時的德國還不少,畢竟,一哥二哥不是人人都當得起的。

1950年代末,砸了錢研發筆舌/導墨裝置的成果總算出來了。全新的雙槽導墨裝置讓墨水可以迅速流動,但卻不會過溢滴出;關蓋稍久的筆打開後,仍可順利書寫。書寫時,墨水從儲墨區(筆管)穩定地流向筆尖;不書寫時,部份墨水會回流到筆管,不在筆舌大量積墨(積墨乾涸後反而會阻墨)。研發當時的測試,墨水流動的時間正如同筆閣狗爺所估:「不到一秒」。後來,LAMY就將這個突破性的革新裝配在造形還是「追隨」大廠流行的 LAMY 27 上面。然而,書寫過的使用者都可以感覺到...這隻筆不太一樣。

後來幾經改善,將這種筆舌/導墨裝置規格化、模組化後,就開始大量生產,成為 LAMY 至今的招牌。無論外型再怎麼變,無論工業設計師提出什麼構想,一率都需將此裝置融合在設計之內。試想,若是各種筆款的書寫機能機構都能全部統一、進而大量生產,那麼整體的成本就比其他筆廠的筆低得多,這也是個人猜想 LAMY 能夠兼顧「造形多樣」與「售價持平」的原因。

簡言之,價格低、維修替換便利,再加上與工業設計師合作所產生的創新精神,讓「機能」與「創新」得以兼顧,亦使該廠可以成功面對原子筆來襲的危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