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2日 星期六

老筆?不老筆?

買鋼筆、買老鋼筆、推薦人買老鋼筆...這些事情我都做,這裡分享一下經驗好了。
這裡定義的老筆是「1960年」之前的筆



自己主力只用鋼筆與鉛筆至今大約十年了
不過,雖是天天用、長久用,可是用過的新筆筆款卻很窄
「試寫」的雖多,但是滿意的卻很少(歐系筆為主)
少年時想耍帥用的現在也沒印象了(日系筆為主)
目前手邊上墨天天使用的只有
LAMY2000 MK:蓄末量超大、筆尖方向不受限,畫草圖好用。
LAMY cp1 EF:勇健的黃銅筆管、無限的筆尖備料,用筆無後顧之憂。

除了那兩隻新筆,手邊正在用的都是1960年之前生產的老筆了。



科技日新月異,所以市面上的新筆一定比舊筆好嗎?

新鋼筆,也就是目前仍在生產的鋼筆,有幾個特色:

1. 筆尖、送墨系統成熟。現在畢竟不是鋼筆開發展的1920年代,出墨不穩這種事情,到1950年代還沒解決就會被當時的市場淘汰了,留不到今天。
2. 老牌筆廠倒店、易手重開。1980年代,相當多筆廠無力經營,倒光光了,然而數十年「老牌好筆」的品牌卻深植人心。全球化後,許多老筆品牌就被不相關的產業買下,然後重新包裝重開。
3. 筆尖種類不多。現在寫鋼筆的人少了,手上用鋼筆大多都是要一種Fu,所以對「製造商」而言新筆「市場」,造形重要、裝飾重要、品牌重要......但是筆尖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也就是說,新筆都是成熟的筆,但是大多數的品牌都不是正統作筆出身的,筆尖選擇也不多。

舉例:
1. 會自動開腹裂開的某筆:筆尖總成絕對沒問題,好寫是基本的。可是......品牌雖同,但是畢竟也只有品牌相同,實際上早已不是以前那家廠。筆管技術的know-how沒有延續,所以筆管做不出50年前的品質。
2. 筆上有編號以利後續保固的某筆:以書寫工具王者聞名,漏墨絕對不會有。可是......品牌雖同,但是畢竟也只有品牌相同,實際上早已不是以前那家廠。新老闆說要costdown,所以同款筆50年前的上墨機構是全黃銅的,泛黃的保單也很豪邁的寫著(免費)終身保固;現行版變成塑膠機構的,保固也要驗明正身,然後「酌收」工本費。

上述一哥二哥筆廠都如此了,其他小弟筆廠當然也是這樣。這是我棄新就老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就是筆尖了。在沒有原子筆的年代,鋼筆廠競爭不是靠品牌,也不是靠Fu...那時代完全是硬拼機能的年代,誰能作出蓄墨量多、不漏墨、滑順、筆尖又多樣已滿足各種書寫需求的筆廠,誰就勝出。所以那時的筆尖有硬到可以寫複寫紙的、有細到比現在所謂的極細筆還細的、有圓頭尖頭出廠前就折好的頭...族繁不及被載,唯一的共同點是「滑順」。畢竟,在以市場要憑機能廝殺的年代,消費者是不會相信「因為細所以只好刮」的說詞的。

現今鋼筆的「消費市場」不再是以機能為主的競爭為主,取而代之的是市場行銷的手段,再加上筆廠易主,很多技術經驗早已不在,抑或是新東家為了節省成本而不做;因此,新筆與老筆若是要純拼書寫機能,恐怕不能以現今科技日新月異一言蔽之。



老筆怎買?有三個管道,分別是「專業平台」、「跳蚤市場」、「網路拍賣」。風險依從低至高來說:

1. 專業平台:由幾個私人工作室組成,有維修經驗與能力,販賣整筆,通常有保固,價錢最高、風險最低。
2. 跳蚤市場:可試筆、可議價,但是可遇不可求。
3. 網路拍賣:看似價格實惠,但是實際上是雷區,膽小者勿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