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9日 星期日

德國鋼筆筆尖代工廠

鋼筆產業涉及甚廣
以書寫機能的角度來看,筆尖製造應可算是技術層面上的關鍵環節之一
技術門檻不低,且需要市場需求支持
從20世紀初以來,德國鋼筆產業發展逐漸完備
雖然經過了戰後原子筆普及的洶洶來襲,導致鋼筆市場萎縮、鋼筆品牌易主、經營型態改變
然而時至今日,佔據著技術關鍵核心位置的德國筆尖製造端並未全滅,且還有少數工廠存活下來
成為至今德國代工業精密工藝的展現
Peter Book AG 與 SCHMIDT Technology GmbH 即為個中案例,
這兩家筆尖製造廠更是代表著德國精密代工業的兩種經營哲學理念。

Peter Bock AG 與 SCHMIDT Technology GmbH 都有七十年以上的歷史
兩者也都是家族經營,未曾易手他人
但是單從地緣關係來看,就可以發現這兩家代工廠的不同之處



SCHMIDT Technology GmbH
SCHMIDT 位於德國西南端的黑森林區
距離 Freiburg 與瑞士邊界都不遠
該處具有良好的精密機械工業環境,使得鐘錶製造業成為該區的傳統產業之一,在二戰之前發跡的 SCHMIDT 就是該區的鐘錶製造廠之一。
需要極高微機械精密度的鐘錶製造,讓SCHMIDT累積了一定程度的「精工」與「模組化」生產技術經驗。

二戰後德國百業待興,SCHMIDT 開始涉足書寫用品產業,亦即鋼筆的生產
然而在彼時,正巧恭逢原子筆技術發展期,鋼珠筆頭的技術與成本尚未達到市場規模
於是 SCHMIDT 挾帶著精工經驗優勢,投入了原子筆頭的研發,並且在德國的原子筆發展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有了原子筆的成功經驗後,SCHMIDT 將以往生產鐘錶時的模組化生產哲學應用在書寫工具的開發上
發展出一系列的模組化筆具
在同一個筆管模組裡,可以讓該廠鋼筆筆尖總成、原子筆筆蕊總成、鋼珠筆筆蕊總成、多用途筆筆頭相互套用,且沒有任何相容上的問題間隙。

在鋼筆產業消頹不起的今天,許多鋼筆品牌易主後
或因成本考量、或因技術know-how消失
國際知名品牌大廠早已不再生產鋼筆筆尖總成與原子筆筆蕊總成
而成套(限量)書寫工具的關鍵技術零件即交給 SCHMIDT 代工
就算是索價不斐的珍寶筆桿,只要合乎模組,即可成套、大批地使用 SCHMIDT 所開發生產的關鍵零件。



Peter Bock AG
Peter Bock AG 位於海德堡,是德國鋼筆產業的發源聖地
許多知名筆廠都是發跡於海德堡
然而,就算是在戰前德國鋼筆廠如雨後春筍創立或是戰後更是紛紛復廠開張的鋼筆黃金年代
也並非每一家海德堡的鋼筆廠都有研發、開發筆尖的資本與技術能力
舉個例子來說:
上世紀20年代,也就是鋼筆技術重點還在研究如何好上墨、裝多墨、不漏墨的年代
當時的文具大廠 Pelikan 挾帶著(買來的)活塞鋼筆專利涉足鋼筆生產
1929年初代鋼筆 Pelikan 100 的推出更是想要大動作吃下當時的市場大餅的展現,也讓許多原本佔據市場的品牌籠罩在活塞鋼筆專利的陰影之下
然而,筆尖的製造畢竟不能一蹴可成,就算是有這麼大的(活塞)技術優勢的 Pelikan 也無法及時研發出合用的筆尖
於是初代 Pelikan 100 甚至請了 Montblanc 代工,代為生產合用於 Pelikan 100 的筆尖
兩年後,Pelikan 慢慢將自己研發產出的筆尖裝配在 Pelikan 100上,並採用邊產邊試的策略,每週一小改,每月一大改
與1950年代的筆尖相比,1930年代 Pelikan 100 的筆尖種類不多,但是規格卻相當雜亂,產品前後期差異甚大,甚至不可互相套用
Pelikan大約是在 1937 年才研發出較穩定的筆尖總成,並且於戰後復產後逐漸在筆尖總成的實務生產上趕上其他大廠

以文具業起家的Pelikan資本雄厚(野心也比較大),因此比較有本錢投入自產筆尖的研發
絕大多數筆廠的作法卻是將筆尖研發的成本與風險外部化
也就是採用今天電子產業常用的方式,將筆尖甚至筆尖總成的需求開出,招標代工
70餘年前的海德堡就有專門製造研發筆尖的工廠,例如 Peter Bock AG。

時過境遷,當鋼筆不再是書寫工具的主流後,沒有充分準備的筆廠無法面對市場遽變,黯然退出。
就算後來易主重開,生產規模大多也不如從前,大幅縮減
然而,鋼筆精品化後,筆尖也必須跟著精品化
使用18k金或是鈦金尖更是精品鋼筆的一大噱頭
同時,不大規模生產的個人工作室所做的手工鋼筆也慢慢在這樣市場特性中浮現出來
因此,憑藉著七十餘年對筆尖的代工經驗,拿下小規模但卻為數眾多的客製化市場
就成了 Peter Bock AG 筆尖廠存活下來依據,也是該筆尖廠的獨有價值!



事實上,無論是 Peter Bock AG 或是 SCHMIDT Technology GmbH
對鋼筆筆尖以至筆尖總成的精密加工能力都毋庸置疑
畢竟鋼筆需要的精工標準在現代動不動就以奈米為單位的精工尺度來說,實屬寬鬆容易
筆尖廠存活的重點在於:究竟能有多少市場需求以容納、支撐鋼筆筆尖的製造?
在德國這樣的鋼筆生產大國(帳面上),竟然也只剩下幾間筆尖工廠分食有明顯市場區隔的訂單
上述問題其實早已不言而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